呵护绿色“活文物” 留住难得的城市记忆
发布时间:2024-05-14 来源: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古树名木被称作“有生命的文物”,是城市悠久历史的见证。近年来,我市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让其与城市发展“交相辉映”——?
呵护绿色“活文物” 留住难得的城市记忆?
“五一”假期,“中国传统村落”平定县东回镇瓦岭村迎来不少游客。除了观赏古建筑,大家还惊叹于村里的1900余棵古树:“几百年了,这些树依然这么茂盛。”“我们那里,这样庞大的古树群很少见。”“这一棵棵树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和绿色“活文物”。一棵棵古树名木记录了大自然的变迁,传承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孕育了自然生态的奇观,具有重要的生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和经济价值。经过一代代林业人的悉心守护,这些古树名木历经城市变迁依旧挺立,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承载了人们独特的文化记忆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绿意乡愁——
承载“老阳泉”城市记忆
“古树指的是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珍贵稀有或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与科研价值以及纪念意义的树木。”市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中心国土绿化服务科科长董磊介绍。我市拥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现有在册古树6000余棵、古树群10处。它们是阳泉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见证。
在郊区西南舁乡西南舁村,9棵古树历经风雨,依然挺立。54岁的村民王秀生回忆,小时候,村里的这些古树长得很茂盛。每年放暑假,她常常和小伙伴在树荫下玩耍,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王秀生成年后,古树依然“张开臂膀”、送来荫蔽。无论是中午在树下吃饭,抑或是下午在树下聊天,王秀生都觉得生活有滋有味。“这些古树‘看’着我长大,见证着村里的变化,是村民心里无可替代的精神象征。”王秀生说。
古树名木作为阳泉历史文化的见证,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探访,领略“老阳泉”的文化印记。每逢节假日,“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城区义井镇大阳泉村游客众多。村里的古树树干粗壮,每年春夏总会“吐出新绿”。古树周围有不少古建筑,游客行走至此,或在树前细细端详,或在树下歇脚乘凉,纷纷赞叹“树景和谐交融”。
悉心管护——
古树与城市和谐发展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在道路、桥梁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古树名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我市主要采取避让建设以及原地保护的方式,保护古树名木。
董磊举了一个例子。近年来,在国道307、207线阳泉市绕城改线工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对古树保护工作进行问题解答、技术指导,为重点工程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古树名木是岁月和文化的见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命力逐渐减弱。针对如何更好保护它们、帮助古树复壮,我市做了诸多有益尝试。
“一方面,我们积极向上申请保护经费,用于古树复壮;另一方面,我们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古树名木量身打造了保险方案,让古树‘养老’更有保障。”董磊说。在郊区西南舁乡清石台村代家庄有2棵古槐。帮助其复壮过程中,各级林业人修剪枯死树枝、加强病虫害防治、进行防腐补洞,帮助其继续健康生长。此外,大家用钢柱支撑古树枝干,防止其倾倒,同时制作围栏和石碑,更好保护古槐。
相存相依——
着力让古树焕发生机
如何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使其与城市发展“交相辉映”?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9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福建、北京、广西相继出台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为进一步强化古树名木保护法治保障,我市也在积极推进《阳泉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制定。去年年底,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完成《阳泉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草案)的起草任务。今年年初,市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中心召开《阳泉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草案)讨论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详细对条例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系统讨论和修改。
除了强化法治保障,我市还充分挖掘古树名木的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些年,我们多次邀请市文联、市摄影家协会的专家,对古树名木背后的故事进行挖掘,形成文字和照片,让古树名木成为乡村的名片、历史的讲堂,助力文旅产业发展。”董磊说。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如何让古树名木焕发生机,也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关心的事。大家积极出谋划策——“未来是否可以给古树名木建立电子档案,方便对其健康状况开展评估和调查。”“城市规划中,能否把古树名木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其生态价值。”“修复文物会用到一些数字技术,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也应该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
“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保护古树名木,我相信这一棵棵绿色‘活文物’定会愈发枝繁叶茂,让更多人享受其荫蔽。”董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