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新型柏型植物树木化石获国际命名
发布时间:2024-06-27 来源: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国际期刊《古植物学和孢粉学评论(英文)》6月发表的一项科研成果显示,阳泉市发现的二叠系上石盒子组植物木化石为新型的裸子植物矿化木材,属于原始柏型木属。中科院科研人员用发现者白志君的姓氏,将这一化石命名为“白氏原始柏型木”,拉丁文国际通用名称为Protocupressinoxylonbaiisp.nov.。
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蒋凯歌、王柯寓、王军、万明礼共同研究。
科研人员经过测量、采样、磨片观察和对比发现,远古树木生活在距今2.83至2.73亿年的早二叠世晚期,该木化石的发现丰富了我国二叠纪时期对华夏植物群裸子植物多样性的了解。白氏原始柏型木化石标本在树木管胞和射线薄壁细胞中保存有完好的真菌残留物,其中一些是典型的锁状联合结构,显示出真菌与植物关联的现象。白氏原始柏型木管胞细胞间中间层的缺失表明木质素优先被降解,与选择性脱木质素的现代白腐病相当。
通过解剖,科研人员发现白氏原始柏型木生长过程中受到重复干扰的生长中断现象,与阳泉石炭系本溪组和二叠系下部太原组近海三角洲的埋藏环境不同。该化石保存在二叠系中部上石盒子组地层底部的河流沉积砂岩中,显示埋藏在河漫滩的远古环境。树木重复生长中断反映了间歇性的干旱引起的地下水位波动。